行業資訊
東京新宿中央商務區
新宿中央商務區位于東京都中心區以西,距銀座約8km,是東京市內的主要繁華區之一,僅次于銀座和淺草上野。20世紀50年代,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,東京都心三區(千代田區、港區和中央區)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。為了緩解都心區政府機關、大公司總部、全國性的經濟管理機構和商業服務設施高度集中以及地價高漲、交通擁擠、建筑物和人口高度密集的狀況,結合周邊地區發展需要,1958年下半年東京都政府提出建設副都心(即新宿、澀谷和池袋)的設想,并首先從新宿著手。
新宿原是東京的郊區,1885年建成火車站,1923年關東大地震后,居民向西遷移,新宿地區因此發展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后,新宿地區的人口增長逐步加快,火車站增加到三個(西口、東口和南口),日客流量達到100萬人。新宿是東京在1958年啟動建設的第一批三個副都心之一,也是東京第一大副都心和新的商務中心區。經過28年的建設,1986年在東京都的西部形成了新宿副都心,建成的新宿商務區總用地面積為16. 4hrn2,商業、辦公及寫字樓建筑面積為300多萬mL,擁有超高層建筑近50座。
新宿中央商務區的地鐵的建設貫穿整個商務中心區,大型的公共場所,如大型百貨商店、高層的的辦公大樓等為提高本身的可達性以及便于疏散地面的人流,把出人口和營業廳與附近的地鐵樞紐相連通。由于地鐵和與其相連的地下人行道成為人流的集中點和轉折點,這樣就為零售業和其他購物中心等提供了大量的人流,繁榮了地下商業街。
地鐵是人們出行時的主要交通工具,四條地下街通過地鐵車站,在地下相互連接。道路交通系統主要以新宿軌道站點為核心,在靠近車站的區域,地面道路間距較小,適合于人們步行通過。在距離車站較遠的超高層建筑區域,道路交通規劃建設采用了立體化的車行系統,減少了交通擁堵的可能性。
新宿中央商務區在建設中強調了與周逸建筑和環境的協調,綜合交通系統把主要商業設施及新宿車站等公共空間連為一體,取得了與周邊商業設施便捷的聯系,既提高了安全性,又保證了人流量。地下公共空間在空氣質量、照明以及建筑小品的設計上均達到了相當于地面空間的質量水平。
新宿中央商務區以商務辦公活動和商業、文化活動為主要特點,各功能區還有良好的換乘系統,人們可以隨意組合選用不同的公交工具。地下與地上的完美融合,釋放了大量的地上空間,用以發展具有特色的各種商業、餐飲、文化和娛樂等設施,為幾百萬的城市公眾所認同。
文章出自城鄉規劃www.cnxsj.com.cn,轉載請注明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
文章推薦
- “全域土地綜合整治”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
- 上海:《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》解讀
-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
- 工業園區“定制化”供水: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?
- 農村供水“最后一公里”破局: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?
- AI+物聯網: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“被動搶修”轉向“主動防御”?
-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: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
-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: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
-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
- 自然資源部: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