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資訊
南京溧水市政附屬設施設計導則出爐
路牌統一顏色、強弱電箱合并……近日,記者在溧水區交通東路提升工程現場采訪時了解到,溧水區城鄉建設局為提高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水平,發布了全市首份市政附屬設施設計導則,規范路牌、井蓋等30多項道路設施要素,全面提升溧水城市空間形象。
花草茂盛、道路寬闊、一步一景,目前交通東路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,道路從42米拓寬到58米,劃分為車行道、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,中間還有約6米寬的綠化帶。
交通東路按照《溧水區市政附屬設施設計導則》改造。溧水區城建局市政科科長章敏介紹,以前道路標牌系統存在形式不一致、標準不統一、重復設立、表達內容冗雜不明確等問題,而井蓋破損、下沉、噪聲等問題,影響城市空間形象。該區參照既有標準和規范,學習上海、廣州等城市的實踐,借鑒國外最新發展經驗,廣泛征求各有關方面意見后,提出了溧水區市政附屬設施設計導則。
在五洲新世界商貿城附近,章敏指著路面的井蓋說,檢查井的井蓋及井圈設置有三點式彈性鎖定裝置,可防止井蓋跳動、反彈、移位等。綜合電箱將原來分散的弱電和強電箱進行多箱合并,箱體規格、顏色和材料等風貌要求與周邊環境統一協調。
記者發現,有的道路路牌為綠色,有的為藍色,章敏解釋說,南北走向的道路路牌統一設計為藍色,東西走向統一為綠色。
近年來,溧水多條城市干道進行了提升改造。其中,門戶通道寶塔路經過提升整治,成為省城市管理示范路,另一條按照“省級示范道路”標準提升的秦淮大道因“高顏值”“高品質”頻頻在朋友圈刷屏,被稱為溧水“網紅路”。
溧水區城建局副局長魏振表示,《溧水區市政附屬設施設計導則》發布后,將進一步推進溧水城市精細化管理與建設的水平,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
文章推薦
- “全域土地綜合整治”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
- 上海:《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》解讀
-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
- 工業園區“定制化”供水: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?
- 農村供水“最后一公里”破局: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?
- AI+物聯網: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“被動搶修”轉向“主動防御”?
-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: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
-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: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
-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
- 自然資源部: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