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資訊
聚焦鄭州市主城區!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正式公示
中原網訊(鄭報全媒體記者 孫雪蘋 文/圖)9月17日,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示《鄭州市主城區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(2024-2035年)》,并對《規劃》的總則、規劃范圍與期限、低效用地識別、再開發目標與任務、規劃統籌引導、近期再開發引導、實施保障措施進行說明。
總則明確本專項規劃是引領全市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有序推進、低效用地資源有效配置的重要依據,是引導產業空間重構、助力城市有機更新、推動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的重要支撐。該專項規劃范圍為鄭州市主城區,具體包括鄭東新區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、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原區、二七區、金水區、管城回族區、惠濟區。規劃總面積為1239.50平方公里。規劃期限近期至2027年,遠期至2035年。

《規劃》指出,低效用地識別是通過構建空間維度、經濟維度、社會維度的技術識別指標,有效識別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內布局散亂、利用粗放、用途不合理、建筑危舊的低效建設用地,包括低效工業用地、低效物流倉儲用地、低效居住用地、低效商服用地和其他低效用地。
再開發目標與任務:至2027年,構建提質增效新格局,聚焦示范項目,建立協同機制,實現土地集約利用與城市功能品質雙提升;至2035年,提升城市能級,聚焦重點片區,全域統籌推進,促進形成集約高效、創新活躍、文化繁榮、生態宜居的現代化高質量城市樣板。
在規劃統籌引導方面,將優化城市空間結構,促進區域協同發展;科學劃定重點片區,推進連片統籌開發;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,保障工業用地空間;彰顯文化價值內涵,推動文旅融合發展;支撐現代商貿業振興,促進服務能級提升;夯實民生保障基礎,提升人居環境品質。
近期再開發引導方面,明確近期重點推進的低效用地再開發片區和重大實施項目,強化與單元詳細規劃的協調銜接,引導形成空間擴容、產業升級、功能轉換、品質提升、空間激勵、連片再開發等多元化再開發模式。
實施保障措施將聚焦再開發實施難點,創新規劃激勵政策體系,建立與存量用地再開發相適配的規劃管理機制;探索多元土地供應模式,優化低效用地再開發地價計收政策;拓寬多元資金籌措渠道,強化再開發資金保障能力;建立再開發動態監測機制,確保再開發質量與進度。
從公布的低效用地再開發重點片區分布圖來看,再開發重點片區分為綜合改善型、產業提升型、商業創新型、文化彰顯型共四種類型。

其中,屬于綜合改善型的有:鐵路西居住提升區、鐵路東居住提升區。
產業提升型:惠濟科技創新區、鄭東農旅產業示范區、高新區低效再開發示范區、中原產業提升區、馬寨產業提升區、二七南產業提升區、健康產業提升區、南站產業提升區、鐵路沿線產業提升區、金岱產業提升區、經開區低效再開發示范區、九龍產業提升區、商都路產業提升區、白沙南產業提升區。
商業創新型:二七南市場提升區、火車站門戶提升區、金水創新商務創新區。
文化彰顯型:滎澤古城發展提升片區、大運河文化提升片區、工業文化創新產業區、商都歷史文化提升區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
文章推薦
- “全域土地綜合整治”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
- 上海:《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》解讀
-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
- 工業園區“定制化”供水: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?
- 農村供水“最后一公里”破局: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?
- AI+物聯網: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“被動搶修”轉向“主動防御”?
-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: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
-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: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
-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
- 自然資源部: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