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資訊
堤是阻隔城市親水的要素
很多城市為達到安全排洪的要求而筑堤,卻阻隔了人與水的親近,切斷水域環境生命的衍生。因此,研究堤岸與水的關系,要以安全性為前提,營造親水、多樣且生態的水岸環境。
1.防洪型堤壩
在堤壩的設計中,首先應滿足防災的要求,規劃前要充分調查洪水周期、淹沒范圍等防洪資料,確立防洪標準。同時,應避免城市建設侵占水體的作法,防止因河流排洪斷面減少,或湖面蓄洪面積減少造成洪水災害的嚴重后果。我國的防洪型堤壩根據城市防洪等級分為千年一遇、百年一遇的設置標準,多采用垂直型的混凝土堤壩。
2.親水斷面的處理
護岸的形式影響著人與水體的親近關系。通過對護岸斷面的不同處理,可以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水跡空間,斷面處理要綜合考慮水位、水流、潮汛、交通和景觀效果。
在保障防洪、防潮和安全的條件下,可以將堤岸分層處理,一方面滿足了水位落差影響,即洪水位、常水位和枯水位之間的高差,另一方面也考慮到多層次的立體景觀效果。在濱水腹地寬裕的情況下,將防汛堤頂大幅度后退,在不同的高程上安排觀景平臺,分層將人的活動引入岸區。多層平臺按照不同水位設計,底層臺階按常年水位來設計,每年汛期來臨,允許淹沒,不設建筑;中層臺階只在較大洪水發生時,才會淹沒,設臨時建筑;高層臺階作為千年一遇的防洪大堤,設永久性建筑。下面兩層臺階因為親水性較好,可以作為游憩空間,形成一個立體的景觀系統。
塞維利亞的河濱斷面設計,按照淹沒周期,分別在水平面層、中間層和城市平面道路層布置平臺,有效解決了水位問題,而且觀景空間富于層次
在用地緊張的情況下,垂直型的河岸同樣可以在常水位設計親水步道,使步行空間與車行空間有所分離,同時讓人們有機會在親水層面展開活動。
另外,傾斜式的護岸使人容易接觸水面,有較強的親水性,從安全方面也比較理想,不失為一種好的護岸親水斷面的處理方法,適用于濱水腹地較寬裕的地方。護坡隨著傾斜度不同和表面堆砌方法的不同,敷設在護岸的石面構造與間隙綠化所展現的美觀程度也不同,有較大的景觀展示面。同時將人的活動層分設在不同高度,景觀更加豐富。
文章出自市政設計www.cnxsj.com.cn,轉載請注明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
文章推薦
- “全域土地綜合整治”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
- 上海:《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》解讀
-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
- 工業園區“定制化”供水: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?
- 農村供水“最后一公里”破局: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?
- AI+物聯網: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“被動搶修”轉向“主動防御”?
-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: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
-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: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
-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
- 自然資源部: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