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(yè)資訊
水是城市濱水空間的主體
水是濱水空間最重要的自然要素,發(fā)現或者創(chuàng)造出適合本地區(qū)的濱水空間的形式,使水域特色和魅力得以保持和增強,是進行城市濱水空間規(guī)劃設計的根本。因此,在進行城市濱水空間設計時,首先要了解水體及其周圍環(huán)境的潛在因素,在適宜的場所、以恰當的表現形式,進行被人們所喜愛的、與周邊環(huán)境相協調的城市濱水空間設計。
1.水陸布局關系
濱水區(qū)要在陸地和水域兩類不同性質的空間領域展示個性,需要用兩種語言去表達。討論水與城的關系,主要是指空間形態(tài)的特征關系。第一種,水網城市如威尼斯、阿姆斯特丹和蘇州等。這些城市水網密布,城市空間與水系交融在一起,成為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形態(tài),處處都是臨水空間,通常水域寬度相對較小,水岸空間以及人的活動更加密集緊湊。第二種,城市依水而建,如多倫多、紐約等。這種水體往往是海、湖等大水體,具有難以跨越的特點。第三種,水從城中穿過,如倫敦、巴黎和上海等。這類城市的濱水區(qū)一般是城市中心區(qū)的精華地段,具有較大的地域空間。
2.水域寬度
作為城市濱水空間的設計主體,水域本身的寬度對濱水空間要素的組織有著重要的影響。水面安靜狹窄,適宜設置親水設施。水流流速湍急,水面遼闊,親水空間的設計更應結合安全性考慮。水域的寬度不僅影響著人們的視覺體驗,同樣也影響著城市的開放空間和兩岸的空間關系。
隨著水域寬度的增加,水岸兩側的聯系也隨之變化。兩岸的聯系包括物理聯系(橋梁、隧道和跨河建筑的架構等)、功能聯系(城市功能是否具有同質性和相關性)、情感聯系(水域兩岸是否有統一的場所認同感)和視覺聯系(觀看對岸景物的層次)。
物理聯系和視覺聯系隨著水域的增寬明顯呈反比變化,河流越寬,聯系越弱;而功能聯系與水域寬度不具有明確的比例關系,只要兩岸功能布局相關合理,這種聯系就不會隨水域寬度的增加而減弱;情感的聯系與水域寬度存在著間接的比例關系,河流寬度較小、功能配置相近時,兩岸濱水空間具有情感上的認同感,但也可能由于兩岸功能組織不利,沒有一致的場所感,不存在絕對的比例變化關系。
因此,面對不同地域特色的水體環(huán)境,應根據水體本身尺度對兩岸界面進行設計。雖然兩岸功能上的聯系、情感上的共通并非一日可以建成,但城市設計者在項目設計過程中需盡量對這些潛在的因素加以考慮,從而使水體以及濱水區(qū)成為聯系城市而非隔離城市的場所。
文章出自市政設計www.cnxsj.com.cn,轉載請注明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
文章推薦
- “全域土地綜合整治”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
- 上海:《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》解讀
- 陽泉市規(guī)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
- 工業(yè)園區(qū)“定制化”供水: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?
- 農村供水“最后一公里”破局: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?
- AI+物聯網: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“被動搶修”轉向“主動防御”?
-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: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
-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:從線形規(guī)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
-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(guī)范與全流程解析
- 自然資源部: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